狠狠的日_www一区二区_99精品99_久久久久综合_aaa在线_国产精品高清在线

首頁 > 新聞 > 綜合 > 艦船風云 > 正文

中國引進瓦良格號航母內幕

2013-09-05 08:04:53   來源:南方網    編輯:國際船舶網   我有話要說

\

第一艘航母

瓦良格號靠泊大連港當日,澳門創律公司的博彩營業許可證因過期被吊銷。

從廣州到開普敦,穗救201號開了二十多天,船員們幾乎少有一刻停歇。

12月下旬,在開普敦港口外靜候了四五天后,穗救201號的船員們看見瓦良格號在兩艘拖輪的牽引下緩緩駛來。余新洪還記得看到巨艦的第一眼印象,“艦臺很大,不可思議的感覺,也因為知道它可能會成為中國第一艘航母,有感情。”

從開普敦往南,幾個小時就到好望角。從進入南非地界開始,22天的航行中船隊只碰上過一天好天氣。轉過好望角的時候,海風達到7級以上,海浪保持在大浪、巨浪間。

到了12月27日,風浪仍未平息,可俄籍拖輪上的物資已十分短缺,穗救201號努力靠近,卻發現直徑85毫米的纜繩均被繃斷,操作困難,最后僅把俄輪所需的副食吊了過去,其他物資等天氣轉好后才一一轉交。

在三艘拖輪的保駕下,瓦良格號開始了它抵達中國前的最后一段航程,也為船員們設下了最后兩道難題。

首先是拖航技術難題。瓦良格號不能拋錨、進港,這意味著無論是頂替拖航,還是給外籍拖輪加油,都必須在航行的過程中進行。

在行進中換拖,對余新洪而言是頭一次,原拖輪要先把纜繩收短,靠近到離航母二三十米的地方,再與同樣靠過來的穗救201號交換纜繩。

“瓦良格號有個特點,它的船頭是‘漂’出來幾十米的,換纜繩的時候,我們的船幾乎就在航母船頭的下邊了。離得這么近,航母有慣性,稍微不小心,就會撞上。”余新洪告訴南方周末記者。

相比拖航技術難題,航線的拿捏更費思量。早在前往開普敦期間,劉清松和余新洪就開始設計航路,并與外籍拖輪商議,考慮的因素不僅有天氣、水文,甚至關乎政治。在航路的最后一段,眼前就是臺灣島,彼時海峽氣氛緊張,兩位船長決定避開一切不可控的因素,從臺灣東部的公海上走,與臺灣島始終保持七八十海里的距離,向北進入東海。

在整段航行中,船員們選擇天氣較好的時候,放下工作艇、登上瓦良格,檢查其拖具。

“第一個感覺是銹跡斑斑,進入船艙,發現里面就像迷宮一樣,也沒有照明(產品庫 求購 供應),我們都是打著手電進去的。”余新洪忙里偷閑,與瓦艦“合”了幾張影,照片珍藏至今。

劉清松則對陪同登船的3位烏克蘭專家印象深刻,“他們參與造了這艘船,帶了很多圖紙,對瓦良格號,就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,很細心地跟我們介紹情況。本來以為瓦良格該是破破爛爛的,沒想到上去一看,焊接(產品庫 求購 供應)都做得很好,全是人工焊的,水平很高。”

與在黑海遭遇“法國人到此一游”一樣,瓦良格號的最后一段航程也絲毫不寂寞,從南非到日本,包括臺灣地區,都不時有直升機、固定翼飛機、快艇靠近拍照,在未對拖航造成影響的情況下,船隊一般選擇不予理會。上峰從一開始就沒透露最終的目的地,直到駛過印度洋,穗救201號才獲悉,目的地大連。

劉清松在當時的筆記中記錄道,“(2002年)2月18、19、20日,我們航行到菲律賓東北部、巴士海峽和臺灣東部海域,NE風7-8級,巨浪,19日晚與20日凌晨,陣風達9級;船頭和船尾嚴重上浪;船頭時常拋起。被巨浪拍打發出巨大的轟鳴聲,此時,整條船劇烈震動,我們深感大自然的威力。”

船隊放慢速度,駛過了這一區域。2月28日,進入大連港外錨區時,濃霧襲來,視距最低時僅20米,瓦良格號在外錨區經歷了最后的等待。穗救201號不斷發布無線電警告,要求附近船只避讓,倒引來不少好奇的圍觀船只。

趕來圍觀的還有瓦良格號名義上的主人、創律集團主席徐增平。3月2日一清早,包括他在內的近20人就隨工作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開往外錨區,船上的邊防、海關工作人員對“創律號”進行了聯檢;完成后,兩艘外籍拖輪立即離去,由大連港的拖輪接手。

徐增平當時對外宣布,“整個計劃已成功了99%,但最后的1%,也是最艱巨的,不能掉以輕心,我今后將為搞活瓦良格號的商業模式而奮斗。”

3月3日清晨5時,歷經周折的瓦良格號在6艘拖輪和1艘引水船的引領下,離開外錨區,開往內港;中午12時,瓦良格號安全靠泊在大連內港西區4號散貨碼頭。從烏克蘭開始,整個拖船過程約花費2000萬美元。

瓦良格號靠泊大連港當日,澳門創律公司的博彩營業許可證因過期被吊銷。